檢測類型安全質量檢測
服務內容辦理驗廠手續(xù)、工業(yè)廠房、外資驗廠、外商外企
房屋危險性鑒定應按A、B、C、D 四等級
安全質量檢測可靠性檢測
所在地深圳
收費標準根據實際情況協商
出報告時間3-7天
是否現場檢測是
檢測報告有
檢測方法量尺、探針等
服務合同一式三份
檢測范圍學校/賓館/廠房/小區(qū)/民房/幼兒園
檢測項目樓房完損性鑒定,廠房檢測
檢測地區(qū)全國
既有鋼結構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檢測:
1、鋼結構鑒定;
2、鋼結構抗震鑒定;
3、鋼結構大修前的可靠性鑒定;
4、建筑改變用途、改造、加層或擴建前的鑒定;
5、受到災害、環(huán)境侵蝕等影響的鑒定;
6、對既有鋼結構的可靠性有懷疑或爭議。
本工程為兩層鋼結構廠房,底層為鋼框架,頂層為門式剛架,廠房檐口高度為8.0m,總建筑面積約為4270m 2。剛架梁、柱均采用熱軋H型鋼,外墻墻面4.5m標高以下采用190mm厚多孔磚,其余圍護外墻及屋面均采用壓型鋼板。鋼架(A-C)為單跨,跨度為14.85m,鋼架(D-G)為單跨,跨度為22.8m,各榀剛架間距為6.0m及4.0m。本工程目標使用年限按50年考慮。可靠性結果如下:
1.地基基礎現場觀察基礎周邊地面,未見明顯沉陷,觀察室外排水溝及室內墻面等,未見因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地基基礎的可靠性等級評定為A級。
2.上部承重結構⑴安全性等級本工程為兩層鋼結構廠房,底層為鋼框架,頂層為門式剛架,該結構二層兩端山墻處均設置抗風柱,結構整體布置合理,構件選型正確,傳力路線明確。廠房兩層兩端及中間布置的柱間支撐、屋面橫向水平支撐及剛性系桿與整體鋼結構可形成完整受力系統。構件間連接可靠,工作正常,未見節(jié)點有拉裂和滑移現象。所檢柱間支撐、墻面檁條及檁條拉條構件截面尺寸與設計基本相符。支撐系統桿件長細比均可滿足規(guī)范要求。結構的整體性等級評定為A級?,F場檢查發(fā)現剛架梁、柱節(jié)點工作狀態(tài)正常。鋼框架梁和剛架梁以及鋼框架柱構件承載能力基本滿足規(guī)范要求;梁柱連接節(jié)點、梁梁連接節(jié)點及鋼框架柱柱腳節(jié)點承載能力基本滿足規(guī)范要求;柱間支撐、屋面橫向水平支撐、縱向剛性系桿承載能力均可滿足規(guī)范要求;抗風柱承載能力可滿足規(guī)范要求。結構的承載功能等級評定為A級。

1、對于既有鋼結構建筑物和構筑物:
(1)建(構)筑物擬改變用途、改變使用條件和使用要求;
(2)擬對建(構)筑物進行擴建、加層、插層、較大規(guī)模維修或其他形式結構改造;
(3)擬對建(構)筑物進行整移;
(4)鋼結構本身出現明顯的結構功能退化現象或有明顯的變形;
(5)鋼結構受到災害、事故等作用影響,并產生明顯損傷;
(6)對鋼結構的抗力產生有根據的懷疑;
(7)出于保護要求,需要了解歷史建筑的工作現狀以及在目標使用期內的可靠性;
(8)對建(構)筑物超過設計使用年限,擬延長建(構)筑物使用年限;
(9)擬對建(構)筑物進行抗震加固;
(10)在既有鋼結構附近進行有關活動而可能對結構產生損傷時,活動方與被影響方雙方協議需要檢測與;
(11)對重要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的鋼結構按規(guī)定進行定期檢測與;
(12)其他需要了解結構可靠性的情形
鋼結構加固是指對已有鋼結構進行加強以提高其承載力耐久性和滿足使用。
鋼結構加固的主要方法有:減輕荷載、改變計算圖形、加大原結構構件 截面和連接強度、阻止裂紋擴展等,當有成熟 經驗時亦可采用其它的加固方法。
鋼結構加固時的施工方法有:負荷加固、卸荷 加固、和從原結構上拆下加固或更新部件進行加固。加固施工方法應根 據用戶要求、結構實際受力狀態(tài),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由設計 人員和施工單位協商確定。
鋼結構加固施工需 要拆下或卸荷時,必須措施合理傳 力明確、確保安全。主要方法有:
梁式結構例:如屋 架,可以在屋架下弦節(jié)點下設臨時支柱或 組成撐桿式結構張緊其拉桿對屋架進行改變應力卸荷。此時屋架應根據千斤 頂或撐桿壓力進行承載力驗算,且應注意桿 件內力是否變號或,如個別桿件、節(jié)點承 載力不足、時卸荷前應對其進行加固。
柱子可采用設 置臨時支柱或“托梁換柱”采用“托梁換柱”時應對兩側相 鄰柱進行承載力驗算。
鋼結構加固一般宜采用焊縫連接、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有依據是亦可采用焊縫和 摩擦型高強度螺栓的混合連接。當采用 焊縫連接時,應采用經評定認可的焊接工藝 及連接材料。

鋼結構自重僅是磚混結構的五分之一。鋼結構廠房強度大,跨度大,空間大。鋼結構廠房的抗震性好、抗沖擊性好。鋼結構廠房整體剛性好、變形能力強。鋼結構廠房防火性高,防腐蝕性高,密封性高。鋼結構廠房投資低,鋼結構廠房拆遷方便,可多次回收利用,環(huán)保性好,結構壽命使用長。鋼結構廠房制造的工業(yè)化程度較高,可以快速標準流水線安裝。鋼結構占用面積小,使用面積大,比傳統混凝土結構建筑增加使用面積4%-8%,間接的增加了經濟效益。鋼結構廠房在使用過程當中易于改造,如加固,接高,隔斷等內部分割,調整比較容易,靈活方便。隨著近年來鋼結構的迅速發(fā)展,和普通鋼筋混凝土廠房相比,強度高,重量輕,鋼材的密度與強度之比較小,鋼結構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要輕30 %~50%。層高與柱網尺寸大,可提高建筑實用面積3%~5%。施工周期短,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廠房相比,多層鋼廠房的設計,生產,施工趨于一體化,加之現場無焊接,無濕作業(yè),這些都有利于縮短周期,加快資金流通。據研究,多層鋼結構體系屬于環(huán)保型綠色建筑體系,其節(jié)能指標可達50%。
1.鋼結構構件主要制作工藝流程
放樣→下料→電腦編程→拼板→CNC切割→組立→埋弧焊接→鉆孔→組裝→矯正成型→鉚工零配件下料→制作組裝→焊接和焊接檢驗→防銹處理、涂裝、編號→構件驗收出廠。
2.鋼結構吊裝
編制吊裝方案→構件進場、堆放→現場拼接焊縫→承重腳手架搭設→吊裝→補漆、防火涂料→臨時支撐拆除。
二、現場施工技術要點
1.放樣
放樣是鋼結構制作工藝中的道工序,只有放樣尺寸,方可避免以后各加工工序的累積誤差,才能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因此對放樣工作,必須注意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放樣前必須熟悉圖紙,并核對圖紙各部尺寸有無不符之處,與土建和其他安裝工程有無矛盾核對無誤后方可按施工圖紙上的幾何尺寸、技術要求,按照1:1的比例畫出構件相互之間的尺寸及真實圖形。
樣板制出后,必須在上面注上圖號、零件名稱、件數、位置、材料牌號、規(guī)格及加工符號等內容“使下料工作不致發(fā)生混亂”同時必須妥善保管樣板防止折疊和銹蝕,以便進行校核。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防止由于下料不當造成廢品,樣板應注意適當增加余量。
2.拼板
拼板時應考慮下料切割焊縫的收縮量,適當放出余量,自動切割縫為2?,手工切割縫為3?,焊縫收縮量視構件長度一般應放2030?。拼板焊應按圖紙對焊縫等級的質量要求進行,焊接前應清除焊縫口銹蝕、油跡、毛刺等,按要求開好坡口單面坡口55±5,純邊高度1.5-2?采用焊縫清根,焊劑烘潮,焊絲清潔等措施,以保焊縫質量。
3.CNC切割
按下料圖要求制作角度樣板,經檢查無誤后方可使用。切割時應考慮割切、焊接的收縮余量及組裝誤差,長度一般應放20~30 mm,切割寬度誤差±1mm。編程后,切割機應空機運行,記錄運行軌跡是否與下料尺寸相符,無誤后即可切割。割切時,根據板厚隨時調節(jié)火焰大小、氧氣壓力、切割速度,確保切口光順平滑。

鋼結構連接方法,即焊縫、鉚釘、普通螺栓和高強度螺栓連接方法的選擇,應根據結構需要加固的原因、目的、受力狀況、構造及施工條件,并考慮結構原有的連接方法確定。 鋼結構加固一般宜采用焊縫連接、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有依據時亦可采用焊縫和摩擦型高強度螺栓的混合連接。當采用焊縫連接時,應采用經評定認可的焊接工藝及連接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各種類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其構造是復雜多樣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變更、追加、加固也成為很平常的問題,通過工程實踐及設計經驗。工程實踐和試驗研究表明:采用碳纖維對鋼筋混凝土柱進行抗震加固;可以有效約束混凝土的變形,增強耗能能力,從而使其承載能力及延性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可取得良好的抗震加固效果。碳纖維片材由于其強度高,彈性模量大,用于橫向包裹鋼筋混凝土柱時,可以有效提高柱的承載能力和延性性能,
鋼吊車梁或類似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構件,其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 G205-2001 )附表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抽查10%,且不應少于3榀。
檢查方法:用經緯儀、水準儀、吊線、拉線和鋼尺等檢查。
檁條、墻架等次要構件的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 G205-2001 )附表的規(guī)定。
檢查數量:抽查10%,且不應少于3件。
檢查方法:用經緯儀、吊線和鋼尺等檢查。
鋼平臺、鋼梯、欄桿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 G205-2001 )附表的規(guī)定。
檢查數量:鋼平臺按總數抽查10%,欄桿、鋼梯按總長度抽查10%,鋼平臺不少于1個,欄桿不少于5米,鋼梯不應少與1跑?;A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基礎周圍回填土夯實完畢:基礎的軸線標志和標高基準點齊備、準確。
檢查數量:抽查10%,且不應少于3個。
檢查方法:用經緯儀、水準儀、水平尺和鋼尺實測。
設計要求頂緊的節(jié)點,包括上節(jié)柱與下節(jié)柱、梁端板與柱托板(牛腿、肩梁)等,其接觸面應有70%及以上的面積緊貼,用0.3厚塞尺檢查,可插入面積之和不得大于接觸頂緊總面積的30%;邊緣大間隙不應大于0.8。
http://www.chongqingy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