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范圍住宅、醫(yī)院、老年建筑等
服務項目建筑驗收檢測
服務內容房屋安全檢測
服務時間24小時在線
檢測類型抗震性鑒定
房屋危險性鑒定應按A、B、C、D 四等級
檢測地區(qū)全國
服務合同一式三份
是否現場檢測是
檢測項目樓房完損性鑒定,廠房檢測
出報告時間3-7天
增加使用荷載前的房屋安全性檢測鑒定,一般以工業(yè)廠房、倉庫、生產車間、檔案館及機房較多,為滿足使用需求需在房屋樓面或其他承重構件上增加吊車、檔案柜、機械設備、貨柜、廣告牌等設備前(后)為了解建筑目前樓面的承載能力是否滿足增加設備的安全使用要求的檢測鑒定,并對不滿足承載能力要求及安全使用要求的構件提供合理的加固處理建議。
有些危房的結構都已嚴重損壞,或承重構件已屬危險構件,隨時可能喪失穩(wěn)定和承載能力,比如墻體開裂、柱子傾斜、開裂變形、地基明顯沉降等。

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工程實例
1 、工程概況
該工程為市某幼兒園宿舍樓,建成于1986年,為四層磚混結構丙類建筑,建筑面積為991m2,該樓基礎形式為條形基礎,墻體采用普通粘土磚,砂漿采用混合砂漿砌筑,屋蓋與樓蓋均采用預制板。由于汶川地震中, 教學樓和宿舍樓大部分倒塌, 引起了的重視。按照的細則要求對中小學的建筑物進行檢查,確保其安全, 要求檢測建筑物抗震構造措施要按當地設防烈度提高一度。
2 、砌體結構房屋質量檢測
2.1 資料審查
該宿舍樓經過初步資料審查,該結構建筑、設計圖紙及施工的相關資料齊全。
2.2 外觀檢查
經過現場檢查:該結構外觀質量良好,未發(fā)現裂縫、傾斜和不均勻沉降等缺陷,未發(fā)現主要承重構件翹曲、變形,構件截面尺寸、軸線距離等基本和設計圖紙一致。
2.3 材料強度檢測
根據國家標準《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采用貫入法檢測砂漿強度,采用磚回彈法檢測磚強度,檢測結果表明:強度滿足原有MU7.5普通燒結磚的強度,而砂漿強度為M1.0,與原設計強度相差甚遠。
2.4 傾斜測量
利用全站儀對房屋進行傾斜及沉降測量,房屋墻角的傾斜率1.5%,傾斜及沉降均在相關規(guī)范限值以內。
3 、抗震
3.1 地基基礎
采取局部開挖的方法來檢查房屋基礎基礎構造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無腐蝕、結合沉降及傾斜測量結果, 該地基基礎現狀可不進行地基基礎的抗震。根據地勘資料, 無因地震引起液化、沉陷和地基承載力下降的不良因素。
3.2 磚混結構上部結構的抗震
級抗震
級抗震主要是對磚混結構的建筑高度及層數、承重墻的間距,構造柱、圈梁的設置、墻體磚、砂漿強度等級以及整體的連接等的檢查。檢查結果如表1:
第二級抗震
本工程結構體系、樓屋蓋整體性連接、局部構造符合級要求, 但圈梁、構造柱的設置和房屋高度均不符合要求,根據抗震標準要求對其進行第二級抗震,本次第二級抗震采用PKPM軟件對該樓進行建模分析,計算得出結果。
3.3 抗震驗算結果分析
由計算結果可知道,結構計算軟件計算結果中多數墻體抗力與效應的比值小于1.0,說明抗震能力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
3.4 結論
依據房屋質量檢測及多層砌體結構房屋二級抗展結果, 結合結構計算軟件計算分析結果,由于砌筑砂漿強度偏低, 該房屋部分樓層平均抗震能力指數小于1.0,需要進行抗震加固。
3.5 處理建議
通過以上現場檢測、計算分析,結合砌體結構常用的加固方法得出:
3.5.1 采用板墻加固方法對該樓全部墻體進行整體加固。
3.5.2 對構造配筋不滿足9度的可以采取外粘鋼板或碳纖維進行補強處理。

幼兒園抗震安全檢測——針對房屋抗震承載力不足整體性不良易倒塌部位和明顯扭轉效應等不同的情況,有下列不同的加固方法:
1提高抗震承載能力
1.1外加柱加固,在墻體交接處加現澆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加固,柱應與圈梁或現澆樓板連整體,外加柱必須有基礎;
1.2夾板墻加固,在墻體一側或兩側采用水泥砂漿面層鋼絲網砂漿面層或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
1.3拆砌式增設,對強度過低的原墻體可拆除重砌或設抗震墻;
1.4補充和灌漿對于開裂墻體可采用壓力灌漿補,對強度等級過低的墻體可用滿墻灌漿加固
2加強房屋整體性
2.1當圈梁不符合要求時應再圈梁外墻圈梁一般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內墻圈梁可用鋼桿或在進深梁端加錨桿;
2.2當縱橫墻連接差時,可用鋼桿錨桿外加壁柱外加圈梁的方法;
2.3樓面梁的支撐不足時,可增設托梁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3加固易倒塌部位及防止扭轉效應:
3.3.1為防止扭轉優(yōu)先在薄弱部位增砌磚墻或現澆混凝土墻;
3.3.2對易倒塌應具體對待,如承重窗間墻太窄可增設鋼筋混凝土窗框或用面層夾板墻加固;
3.3.3隔墻無拉結需采取錨接措施。

建筑結構現狀復核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現場采用DISTOTMlite5型激光測距儀、鋼尺等工具對建筑、結構布置及構件進行了現場抽查測繪,主要包括軸線尺寸、房屋層高、結構布置、結構構件尺寸進行了現場測繪。經現場檢測,2、3號樓南面陽臺屋頂A~B軸之間均沒有設置混凝土梁,與設計圖紙不符;其余各單元結構布置(梁、柱、構造柱、圈梁、墻體等)與原設計基本相符。
現場對個別柱、梁的配筋情況進行抽查檢測,檢測方法為:鑿開構件混凝土保護層,直接查看構件配筋情況,并輔以SM00型鋼筋探測儀對構件的配筋情況進行復核。檢測結果表明,部分梁、柱截面配筋與設計圖紙不相符合。檢測結果見表5-1~2。
鑿開混凝土構件后,亦對混凝土碳化情況做了檢測,發(fā)現混凝土碳化程度較小,大部分在2~6mm左右,實測梁柱鋼筋保護層厚為20~40mm,故目前碳化情況影響較小。
先我們需要了解辦理培訓機構房屋安全鑒定的流程:
1.房屋鑒定機構接受鑒定委托,進行初步調查,成立房屋安全鑒定小組。
2.房屋安全鑒定員根據收集房屋的地質勘察報告、圖紙和工程驗收文件等原始資料,必要時補充進行工程地質勘察。
3.檢查記錄房屋基礎、承重結構和圍護結構的損壞部位、范圍和程度。
4.調查分析房屋結構的特點、結構布置、構造等抗震措施,復核抗震承載力。
5.需注意房屋結構材料力學性能的檢測項目,應根據房屋結構承載力驗算的需要確定。
6.房屋按《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等相關國家現行規(guī)范標準,采用相應的逐級鑒定方法,進行結構安全使用性評定。
http://www.chongqingym.com